病毒的种类,以及怎样区分他们,木马病毒怎样识别!!!
你好:
一.病毒的分类
二.木马的识别
一.病毒的分类
E-mail 蠕虫:E-mail 蠕虫通过E-mail来进行传播。大部分情况下,该类蠕虫通过将其自身的副本作为邮件的附件或正文中的链接发送,再诱骗接收者运行附件或点击链接下载文件的方式来进行传播。
IM 蠕虫:该类蠕虫通过IM(即时通讯工具)客户端进行传播,这一类的客户端包括:ICQ,MSN,AOL Instant Messenger,雅虎通,QQ 或 Skype。
通常,这一类蠕虫都会使用联系人列表来发送包含一个链接的信息,这个链接可能会引导用去到其网站上下载一个包含该蠕虫副本的文件,当用户下载并运行该类文件后,蠕虫将激活。
IRC 蠕虫:这一类的蠕虫通过互联网多线聊天系统(IRC,一种用于多人在互联网上实时聊天的服务系统)来进入用户的计算机。
该类蠕虫将会在互联网聊天室中发布包含其副本的文件或是到此类文件的链接。当用户下载并打开此类文件时,病毒将被激活。
Net-蠕虫:该类蠕虫通过网络进行传播。
与其它种类的蠕虫不同,网络蠕虫实在没有用户的参与下进行传播的。它们会搜索本地网络中使用了包含漏洞程序的计算机。为了实现搜索,它们会发送特殊的包含其自身代码或部分此类代码的网络数据包。如果网络中存在一个具有漏洞的计算机,这类计算机就将收到此类数据包。一旦蠕虫成功地完全感染该计算机,它就将激活。
P2P-蠕虫:文件交换蠕虫将通过点到点的文件交换网络进行传播,如:Kazaa,Grokster,EDonkey,FastTrack,BT或 Gnutella。
其它蠕虫:其它的网络蠕虫还包括:
通过网络资源传播其副本的蠕虫。如通过可用的网络文件夹等进行传播。
使用不包含在以上表格中所列方式进行传播的蠕虫。
压缩包炸弹型木马程序:一类压缩包,当对它们进行解压缩时,它们的大小将会增大到足以让计算机工作中断的地步。当您尝试解开这一类压缩包时,计算机将会开始工作缓慢或是停滞,硬盘中将会被空的数据文件填满。压缩包炸弹对于文件和邮件服务器是最为危险的。
远程管理型木马程序:这一类的程序是木马程序中最为危险的,黑客可以通过它们随时对计算机进行远程管理。这些程序是在用户毫不知晓的情况下进行安装的, 然后其会将计算机的远程管理权限提供给入侵者。
木马:木马包含以下的恶意程序:
经典的木马程序: 该类木马只会执行木马程序的主要功能,如阻止、修改或清除数据,中断计算机或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它们不会具备该表格中描述的其它种类木马程序的特征。
多目的的木马程序:该类的木马具有其它木马程序的附加功能。
勒索敲诈型木马程序:该类木马程序会劫持用户计算机上的“人质”信息,修改或是隐藏这些信息,或是中断计算机的工作使用户无法使用这些数据。然后,入侵者会向用户要求赎金,以交换用户恢复数据的程序。
点击型木马:该类程序会从用户计算机来访问网页 - 它们会通过向网页浏览器发送命令或是替换存储在系统文件中的网页地址来实现这一操作。
入侵者通过使用这样的程序,就能够阻止针对某个网站的网络攻击,或是帮助某些网站增加访问量,提高广告条的播出率。
下载型木马:该类木马程序将会访问入侵者的网页,从其上下载其它的恶意程序,并将其安装在用户计算机上。它们会将可下载的恶意程序文件名存储在自身中或是在登录网站时从网站获取。
释放型木马:该类程序自身会包含其它的木马程序,能够将它们释放至计算机磁盘上并且安装。
入侵者可以使用释放型木马:
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安装恶意程序:释放型木马在安全恶意程序时不会显示任何信息或是显示假冒的报错信息。如,提示压缩包有错误,或是与操作系统版本不兼容等;
保护其它的已知恶意程序不被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反病毒程序都能够检测出包含在释放型木马中的恶意程序。
通知型木马:这类木马程序会通知入侵者受感染的计算机已联网,并且把该计算机的相关信息发送给入侵者,包括:IP地址、开放端口号或邮件地址等。它们会通过邮件、FTP、访问入侵者网页或其它的方式与入侵者联系。
代理型木马:这类木马将会帮助入侵者匿名使用用户的计算机作为访问网页的代理,也会使用户计算机发送垃圾邮件。
盗取密码型木马:会盗取密码的木马程序。它们会盗取用户的账户信息,如软件的注册信息等。它们会在注册表和文件系统中搜寻用户的私密信息,然后通过电子邮件、FTP或登录入侵者网站等方式将其传送给入侵者。
间谍程序型木马:该类程序用于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刺探,它们会收集用户在计算机上的操作信息。如,它们会截取用户通过键盘输入的数据,对屏幕进行截屏,以及收集活动程序列表等。然后,它们会通过电子邮件、FTP或登录入侵者网站等方式将其传送给入侵者。
网络攻击型木马:该类程序会从用户计算机端向远端的服务器发送大量的数据请求,服务器的资源就会被这样的攻击耗尽,从而停止服务(拒绝服务 (DoS))。该类程序常被用于感染大量的计算机,然后通过它们对服务器发起攻击。
等等,还有很多,以上只是一个简单的分类。要想查看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http://www.viruslist.com查询,该网站是卡巴斯基的网站。
二.木马的识别
1.简单分析(分析其行为)
2.逆向工程工具分析(IDAPro, OllyDBG, Immunity DBG, SoftICE,GDB)
1.利用工具查看该程序做了哪些操作(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
2.病毒分析人员利用工具分析
1)精通X86,C,C++等
2)系统底层知识
3)熟悉各种常用互联网协议
4)熟练运用IDAPro, OllyDBG, Immunity DBG, SoftICE,GDB等逆向工程工具
5)熟悉Perl, Python等脚本语言
卡巴斯基Eric
文件的大小怎么算?一般木马、病毒有多大?
很高兴为您解答:
病毒文件大小是不一定的,其实你查杀下就可以了
你可以下载腾讯电脑管家最新版本
使用腾讯电脑管家中的病毒木马查杀
打开腾讯电脑管家一杀毒一木马查杀
你还可以开启腾讯电脑管家的安全防护
腾讯电脑管家含有16层安全防护,时刻保护你的电脑
祝楼主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需要了解一下病毒和木马,高手请进来给我讲一下!
没有这么多废话,木马还是病毒只看他的意图与行动方式,窃取文件就是木马,具有猛传染力与高破坏性的就是病毒,那些无意义存在只是复制复制的就是蠕虫,Trojan—特洛伊木马总称,Backdoor,懒得废话了,
木马病毒的分类。求大神帮助
病毒的分类 一. 传统开机型病毒: 纯粹的开机型病毒多利用软碟开机时侵入电脑系统, 然後再伺机感染其他的软碟或硬碟, 例如∶STONED 3 ( 米开朗基罗). DISK KILLER. HEAD ELEVEN.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防毒. 扫毒程式均可预防此类病毒, 一般电脑用户对於此类病毒最好的预防方式, 即是避免使用外来软碟开机. 以1990年以後出品的AMI BIOS而言, 就已经提供了设定由硬碟开机的功能, 足可令电脑用户避开此类病毒的侵扰.使用者於电脑开机时, 压或 键即进入BIOS的设定, 其中选择 将游标移至选项, 设定, 即完成了由硬碟开机的设定. 二. 隐形开机型病毒: 此类病毒的开山始祖, 首推(C)BRAIN, 凡是为此病毒感染之系统, 再行检查开机区(PARTITION TABLE BOOT SECTOR), 得到的将是正常的磁区资料, 就好像没有中毒一般, 此型病毒较不易为一般扫毒软体所查觉, 而防毒软体对於未知的此型病毒,必须具有辨认磁区资料真伪的能力. 此类病毒已出现的尚有FISH. NOVEMBER 4. 三. 档案感染型兼开机型病毒: 尽管防毒观念中强调, 避免使用外来的软碟开机, 但是仍仅能预防上述两种开机型病毒, 档案感染型兼开机型病毒则是利用档案感染时伺机感染开机区, 因而具有双重的行动能力, 此型较著名的病毒有 CANCER. HAMMER V , 目前市面上的防毒扫毒软体多能侦测出此类病毒. 四. 目录型病毒: 本型病毒之感染方式非常独特, DIR2即其代表, 此类病毒仅修改目录区( ROOT ),便可达到感染的目的.由於其修改目录区混淆DOS 的档案作业, 并不须去感染真正的档案, 可想而知病毒作者的功力相当高.而市面上之防毒软体皆能防止此病毒, 但面对此型之新病毒, 则仍有待考验. 五. 传统档案型病毒: 档案感染型病毒最大的特徵, 便是将病毒本身植入档案, 使档案膨胀, 以达到散播传染的目的.此型病毒的代表有 13 FRIDAY. SUNDAY.除扫瞄式防毒软体不具侦测未来毒之能力外, 其它如加值总和式. 移植检查式. 人工智慧式皆能顺利栏截. 六. 千面人病毒: 千面人病毒乃指具有自我编码能力的病毒, 1701下雨病毒. FLIP. 4096为主要的代表, 此种病毒编码的目的, 在使其感染的每一个档案, 看起来皆不一样, 干扰扫毒软体的侦测, 不过千面人病毒再怎么会编码, 仍会留下一段完全相同的程式开头, 所以各类侦防病毒之软体, 均能利用其留下的这个小辫子, 将其绳之以法. 七. 突变引擎: 有鉴於千面人病毒一个接一个被逮著, 便有人写出一种突变式病毒, 使原本千面人病毒无法解决的程式开头相同的问题, 加以克服, 并写成 OBJ副程式, 供人制造此型病毒, 此即 McTation Engine. Polymorphic Engine, 但是尽管如此, 这型病毒仅干扰了扫毒式软体, 对其它方式之防毒软体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八. 隐形档案型病毒: 有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 隐形感染可避开许多防毒软体的侦测, 因为隐形病毒能直接植入DOS 的作业环境中, 当外部程式呼叫DOS 中断服务时, 便同时执行到病毒本身,使得病毒能从容地将受其感染的档案, 粉饰成正常无毒的样子.
请问单个木马病毒的大小
体积越小,功能越大的,体现了制作者的编程水平。从几KB到几百KB不等,一般就是100K以下,当然,有些例外。
电脑染上木马病毒有什么现象
电脑中毒一般并不会有明显的状态的,如果有一般就是下面的12种状态:
1.经常死机:病毒打开了许多文件或占用了大量内存;不稳定(如内存质量差,硬件超频性能差等);运行了大容量的软件占用了大量的内存和磁盘空间;使用了一些测试软件(有许多BUG);硬盘空间不够等等;运行网络上的软件时经常死机也许是由于网络速度太慢,所运行的程序太大,或者自己的工作站硬件配置太低。
2.系统无法启动:病毒修改了硬盘的引导信息,或删除了某些启动文件。如引导型病毒引导文件损坏;硬盘损坏或参数设置不正确;系统文件人为地误删除等。
3.文件打不开:病毒修改了文件格式;病毒修改了文件链接位置。文件损坏;硬盘损坏;文件快捷方式对应的链接位置发生了变化;原来编辑文件的软件删除了;如果是在局域网中多表现为服务器中文件存放位置发生了变化,而工作站没有及时涮新服器的内容(长时间打开了资源管理器)。
4.经常报告内存不够:病毒非法占用了大量内存;打开了大量的软件;运行了需内存资源的软件;系统配置不正确;内存本就不够(目前基本内存要求为128M)等。
5.提示硬盘空间不够:病毒复制了大量的病毒文件(这个遇到过好几例,有时好端端的近10G硬盘安装了一个WIN98或WINNT4.0系统就说没空间了,一安装软件就提示硬盘空间不够。硬盘每个分区容量太小;安装了大量的大容量软件;所有软件都集中安装在一个分区之中;硬盘本身就小;如果是在局域网中系统管理员为每个用户设置了工作站用户的“私人盘”使用空间限制,因查看的是整个网络盘的大小,其实“私人盘”上容量已用完了。
6.软盘等设备未访问时出读写信号:病毒感染;软盘取走了还在打开曾经在软盘中打开过的文件。
7.出现大量来历不明的文件:病毒复制文件;可能是一些软件安装中产生的临时文件;也或许是一些软件的配置信息及运行记录。
8.启动黑屏:病毒感染(记得最深的是98年的4.26,我为CIH付出了好几千元的代价,那天我第一次开机到了Windows画面就死机了,第二次再开机就什么也没有了);显示器故障;显示卡故障;主板故障;超频过度;CPU损坏等等
9.数据丢失:病毒删除了文件;硬盘扇区损坏;因恢复文件而覆盖原文件;如果是在网络上的文件,也可能是由于其它用户误删除了。
10.键盘或鼠标无端地锁死:病毒作怪,特别要留意“木马”;键盘或鼠标损坏;主板上键盘或鼠标接口损坏;运行了某个键盘或鼠标锁定程序,所运行的程序太大,长时间系统很忙,表现出按键盘或鼠标不起作用。
11.系统运行速度慢:病毒占用了内存和CPU资源,在后台运行了大量非法操作;硬件配置低;打开的程序太多或太大;系统配置不正确;如果是运行网络上的程序时多数是由于你的机器配置太低造成,也有可能是此时网路上正忙,有许多用户同时打开一个程序;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的硬盘空间不够用来运行程序时作临时交换数据用。
12.系统自动执行操作:病毒在后台执行非法操作;用户在注册表或启动组中设置了有关程序的自动运行;某些软件安装或升级后需自动重启系统。
通过以上的分析对比,我们知道其实大多数故障都可能是由于人为或软、硬件故障造成的,当我们发现异常后不要急于下断言,在杀毒还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应仔细分析故障的特征,排除软、硬件及人为的可能性。
实用电脑小常识
现代社会中,电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但电脑也越来越成为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在悄悄地危及人们的健康,引起人的视力衰退、关节损伤、辐射伤害、头部和肩膀疼痛。据调查,常用电脑的人中感到眼睛疲劳的占83%,肩酸腰痛的占63.9%,头痛和食欲不振的则占56.1%和54.4%,还会出现自律神经失调、忧郁症、动脉硬化性精神病等。
专家指出,“电脑病”的产生主要是和人们在电脑面前的坐姿、使用方法,以及使用时间长短有关。因此,对长期使用电脑的人来说,做好防护工作非常重要。
一、坐姿正确。在操作电脑时尽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将后背坐直,并保持颈部的挺直。两肩自然下垂,上臂贴近身体,手肘弯曲成90度,操作键盘或滑鼠,尽量使手腕保持水平。
二、电脑的摆放高度要合适。将电脑屏幕中心位置安装在与操作者胸部同一水平线上,最好使用可以调节高低的椅子。应有足够的空间伸放双脚,膝盖自然弯曲成90度,并维持双脚着地,不要交叉双脚,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三、与屏幕保持恰当的距离。眼睛与电脑屏幕的距离应在40—50厘米,使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这样可使颈部肌肉轻松,并使眼球暴露于空气中的面积减小到最低。
四、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连续操作电脑,使用电脑的时间最好是30分钟就休息一下,可到室外散步,或抬头望天,或向远处眺望,或进行10至20次伸颈和扩胸练习。
五、保持皮肤清洁。电脑荧光屏表面存在着大量静电,其积聚的灰尘可转射到脸部和手的皮肤裸露处,时间久了,易发生斑疹、色素沉着,严重者甚至会引起皮肤病变等。为减少辐射,应使办公室保持通风干爽,这样能使那些有害物质尽快排出,在电脑桌下放一盆水或是放一盆花草也可减少辐射,勤洗脸也能防止辐射波对皮肤的刺激。
六、合理膳食。平时多吃些胡萝卜、白菜、豆芽、豆腐、红枣、橘子以及牛奶、鸡蛋、动物肝脏、瘦肉等食物,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刺激性食品,以补充人体内维生素A和蛋白质。平时可多饮些茶,茶叶中含有茶多酚等活性物质,有利于吸收与抵抗放射性物质。
最后别忘了,使用电脑后,一定要洗手。键盘上面附着着很多细菌和病毒,也会给人带来伤害。
MP3搜索发现病毒连接
最近发现了利用MP3搜索引擎木马传播的病毒。通过百度、一搜下载MP3以后,电脑都出现了中病毒的症状。一名网友说,她在百度的MP3搜索引擎上将一首MP3格式的歌曲文件下载到电脑后,运行该MP3文件时,电脑浏览器首页被改成了一个从未见过的网址,而鼠标右键也不能用了。
据反病毒专家分析后发现,这些网友通过连接所下载的并不是MP3文件,而是一个病毒文件。瑞星反病毒专家刘刚介绍说,这是一个名叫“首页变种AHK(Trojan.StartPage.ahk)”的木马病毒,感染这个病毒后浏览器会被强行修改,电脑运行变慢甚至崩溃,鼠标右键也出现异常,目前在百度和一搜的MP3搜索引擎中都发现了这个病毒。而通过MP3搜索引擎来传播病毒,这在国内还是首次发现。
由于通过MP3文件传播病毒形式更加隐蔽,专家提供了四条建议:一、计算机一定要安装杀毒软件并注意及时升级;二、上网时应打开杀毒软件的实时监控功能;三、利用杀毒软件的“漏洞扫描”弥补系统漏洞;四、从网上下载电影、音乐文件后应对其进行病毒扫描。
解决系统资源不足问题
第一种思路:
1.清除“剪贴板”
当“剪贴板”中存放的是一幅图画或大段文本时,会占用较多内存。请清除“剪贴板”中的内容,释放它占用的系统资源:单击“开始”,指向“程序”,指向“附件”,指向“系统工具”,单击“剪贴板查看程序”,然后在“编辑”菜单上,单击“删除”命令。
2.重新启动计算机
只退出程序,并不重新启动计算机,程序可能无法将占用的资源归还给系统。请重新启动计算机以释放系统资源。
3.减少自动运行的程序
如果在启动Windows时自动运行的程序太多,那么,即使重新启动计算机,也将没有足够的系统资源用于运行其他程序。设置Windows不启动过多程序:其一,单击“开始→运行”,键入“msconfig”,单击“确定”按钮,单击“启动”选卡,清除不需要自启动的程序前的复选框。其二,单击“开始→运行”,键入“sysedit”,单击“确定”按钮,删除“autoexec.bat”、“win.ini”和“config.sys”文件中不必要的自启动的程序行。然后,重新启动计算机。
4.设置虚拟内存
虚拟内存不足也会造成系统运行错误.可以在“系统属性”对话框中手动配置虚拟内存,把虚拟内存的默认位置转到可用空间大的其他磁盘分区。
5.应用程序存在Bug或毁坏
有些应用程序设计上存在Bug或者已被毁坏,运行时就可能与Windows发生冲突或争夺资源,造成系统资源不足。解决方法有二:一是升级问题软件,二是将此软件卸载,改装其他同类软件。
6.内存优化软件
不少的内存优化软件,如RAM Idle和Memo Kit都能够自动清空“剪贴板”、释放被关闭程序未释放的系统资源、对虚拟内存文件(Win386.swp)进行重新组织等,免除手工操作的麻烦,达到自动释放系统资源的目的。
第二种思路:
1.禁用一部分启动项
启动时加载过多的应用程序会使Windows因系统资源严重不足而“蓝屏”,因此我们最好运行“Msconfig”禁用一部分应用程序。或者使用Windows优化大师来代劳。
2.设置足够的虚拟内存
虚拟内存不足也会造成系统多任务运算错误,我们可以通过时常删除一些临时文件和交换文件对此问题加以解决,此外还可以在“系统属性”下手动配置虚拟内存,把虚拟内存的默认位置转到其他逻辑盘下。并设置得大一些。
3.给硬盘保留足够空间
由于Win9X运行时需要用硬盘作虚拟内存,这就要求硬盘必须保留一定的自由空间以保证程序的正常运行。一般而言,最低应保证100MB以上的空间,否则出现“蓝屏”很可能与硬盘剩余空间太小有关。另外,硬盘的碎片太多,也容易导致“蓝屏”的出现。因此,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碎片整理是必要的。
4.使用内存管理软件
剩下的就是些杂项了,诸如不用activedesktop之类浪费资源的功能。使用内存管理软件,如RAM Idle之类的。养成好习惯,暂时不用的程序就将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