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黑客网站入口,黑客接单入口,黑客攻击

如何测试服务器性能(服务器性能测试的性能指标)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测试Linux服务器的性能

################### cpu性能查看 ############################################################

1、查看物理cpu个数:

cat /proc/cpuinfo |grep "physical id"|sort|uniq|wc -l

2、查看每个物理cpu中的core个数:

cat /proc/cpuinfo |grep "cpu cores"|wc -l

3、逻辑cpu的个数:

cat /proc/cpuinfo |grep "processor"|wc -l

物理cpu个数*核数=逻辑cpu个数(不支持超线程技术的情况下)

########################### 内存查看 ################################################################

1、查看内存使用情况: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3949 2519 1430 0 189 1619

-/+ buffers/cache: 710 3239

Swap: 3576 0 3576

total:内存总数

used:已经使用的内存数

free:空闲内存数

shared:多个进程共享的内存总额

- buffers/cache:(已用)的内存数,即used-buffers-cached

+ buffers/cache:(可用)的内存数,即free+buffers+cached

Buffer Cache用于针对磁盘块的读写;Page Cache用于针对文件inode的读写,这些Cache能有效地缩短I/O系统调用的时间。

对于操作系统来说free/used是系统可用/占用的内存;而对于应用程序来说-/+ buffers/cache是可用/占用内存,因为buffers/cache很快就会被使用。我们工作时候应该从应用角度来看。

################# 硬盘查看 ##########################################################################

1、查看硬盘及分区信息:

fdisk -l

2、查看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

df -h

3、查看硬盘的I/O性能(每隔一秒显示一次,显示5次):

iostat -x 1 5

iostat是含在套装systat中的,可以用yum -y install systat来安装。

常关注的参数:

如果%util接近100%,说明产生的I/O请求太多,I/O系统已经满负荷,该磁盘可能存在瓶颈。

如果idle小于70%,I/O的压力就比较大了,说明读取进程中有较多的wait。

4、查看linux系统中某目录的大小:

du -sh /root

如发现某个分区空间接近用完,可以进入该分区的挂载点,用以下命令找出占用空间最多的文件或目录,然后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找出系统中占用最多空间的前10个文件或目录:

du -cksh *|sort -rn|head -n 10

############################################ 查看平均负载 ####################################

有时候系统响应很慢,但又找不到原因,这时就要查看平均负载了,看它是否有大量的进程在排队等待。

最简单的命令:

uptime

查看过去的1分钟、5分钟和15分钟内进程队列中的平均进程数量。

还有动态命令:

top

我们只关心以下部分:

top - 21:33:09 up 1:00, 1 user, load average: 0.00, 0.01, 0.05

如果每个逻辑cpu当前的活动进程不大于3,则系统性能良好;

如果每个逻辑cpu当前的活动进程不大于4,表示可以接受;

如果每个逻辑cpu当前的活动进程大于5,则系统性能问题严重。

一般计算方法:负载值/逻辑cpu个数

还可以结合vmstat命令来判断系统是否繁忙,其中:

procs

r:等待运行的进程数。

b:处在非中断睡眠状态的进程数。

w:被交换出去的可运行的进程数。

memeory

swpd:虚拟内存使用情况,单位为KB。

free:空闲的内存,单位为KB。

buff:被用来作为缓存的内存数,单位为KB。

swap

si:从磁盘交换到内存的交换页数量,单位为KB。

so:从内存交换到磁盘的交换页数量,单位为KB。

io

bi:发送到块设备的块数,单位为KB。

bo:从块设备接受的块数,单位为KB。

system

in:每秒的中断数,包括时钟中断。

cs:每秒的环境切换次数。

cpu

按cpu的总使用百分比来显示。

us:cpu使用时间。

sy:cpu系统使用时间。

id:闲置时间。

标准情况下r和b的值应该为:

r5,b=0

假设输出的信息中:

如果r经常大于3或4,且id经常少于50,表示cpu的负荷过重。

pi、po长期不等于0,表示内存不足。

bi经常不等于0,且在b中的队列大于2或3,表示io的性能不好。

################################# 其他参数 #####################################

查看内核版本号:

uname -a

简化命令:

uname -r

查看系统是32位还是64位的:

file /sbin/init

查看发行版:

cat /etc/issue

或lsb_release -a

查看系统已载入的相关模块:

lsmod

查看pci设置:

lspci

如何测试服务器?

一、服务器测试方法分为两个大方面,性能测试与功能测试。

在性能测试方面采用了新的测试方法,主要分为文件测试、数据库性能测试与Web性能测试三个方面。其中,文件性能与数据库性能采用美国Quest软件公司的Benchmark Factory负载测试和容量规划软件,Web性能测试则使用了Spirent公司提供的Caw WebAvalanche测试仪。

常见性能测试的方法是

常见的性能测试方法有以下几种:

1.负载测试

在这里,负载测试指的是最常见的验证一般性能需求而进行的性能测试,在上面我们提到了用户最常见的性能需求就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少吃草”。因此负载测试主要是考察软件系统在既定负载下的性能表现。我们对负载测试可以有如下理解:

(1)负载测试是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观察在一定条件下软件系统的性能表现。

(2)负载测试的预期结果是用户的性能需求得到满足。此指标一般体现为响应时间、交易容量、并发容量、资源使用率等。

2.压力测试

压力测试是为了考察系统在极端条件下的表现,极端条件可以是超负荷的交易量和并发用户数。注意,这个极端条件并不一定是用户的性能需求,可能要远远高于用户的性能需求。可以这样理解,压力测试和负载测试不同的是,压力测试的预期结果就是系统出现问题,而我们要考察的是系统处理问题的方式。比如说,我们期待一个系统在面临压力的情况下能够保持稳定,处理速度可以变慢,但不能系统崩溃。因此,压力测试是能让我们识别系统的弱点和在极限负载下程序将如何运行。

3.并发测试

验证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一般是和服务器端建立大量的并发连接,通过客户端的响应时间和服务器端的性能监测情况来判断系统是否达到了既定的并发能力指标。负载测试往往就会使用并发来创造负载,之所以把并发测试单独提出来,是因为并发测试往往涉及服务器的并发容量,以及多进程/多线程协调同步可能带来的问题。这是要特别注意,必须测试的。

4.基准测试

当软件系统中增加一个新的模块的时候,需要做基准测试,以判断新模块对整个软件系统的性能影响。按照基准测试的方法,需要打开/关闭新模块至少各做一次测试。关闭模块之前的系统各个性能指标记下来作为基准(Benchmark),然后与打开模块状态下的系统性能指标作比较,以判断模块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5.稳定性测试

“路遥知马力”,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和性能测试有关的稳定性测试,即测试系统在一定负载下运行长时间后是否会发生问题。软件系统的有些问题是不能一下子就暴露出来的,或者说是需要时间积累才能达到能够度量的程度。

6.可恢复测试

测试系统能否快速地从错误状态中恢复到正常状态。比如,在一个配有负载均衡的系统中,主机承受了压力无法正常工作后,备份机是否能够快速地接管负载。可恢复测试通常结合压力测试一起来做。

提示:每种测试有其存在的空间和目的。当我们接手一个软件项目后,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选择去做哪一种测试,这应该根据当前软件过程阶段和项目的本身特点来做选择。比如,在集成测试的时候要做基准测试,在软件产品每个发布点要做性能测试。

如何测试服务器的稳定性?

服务器稳定性是最重要的,如果在稳定性方面不能够保证业务运行的需要,在高的性能也是无用的。

正规的服务器厂商都会对产品惊醒不同温度和湿度下的运行稳定性测试。重点要考虑的是冗余功能,如:数据冗余、网卡荣誉、电源冗余、风扇冗余等。

一些测试方法主要分以下几种:

压力测试:已知系统高峰期使用人数,验证各事务在最大并发数(通过高峰期人数换算)下事务响应时间能够达到客户要求。系统各性能指标在这种压力下是否还在正常数值之内。系统是否会因这样的压力导致不良反应(如:宕机、应用异常中止等)。

Ramp Up 增量设计:如并发用户为75人,系统注册用户为1500人,以5%-7%作为并发用户参考值。一般以每15s加载5人的方式进行增压设计,该数值主要参考测试加压机性能,建议Run几次。以事务通过率与错误率衡量实际加载方式。

Ramp Up增量设计目标: 寻找已增量方式加压系统性能瓶颈位置,抓住出现的性能拐点时机,一般常用参考Hits点击率与吞吐量、CPU、内存使用情况综合判断。模拟高峰期使用人数,如早晨的登录,下班后的退出,工资发送时的消息系统等。

另一种极限模拟方式,可视为在峰值压力情况下同时点击事务操作的系统极限操作指标。加压方式不变,在各脚本事务点中设置同集合点名称(如:lr_rendzvous("same");)在场景设计中,使用事务点集合策略。以同时达到集合点百分率为标准,同时释放所有正在Run的Vuser。

稳定性测试:已知系统高峰期使用人数、各事务操作频率等。设计综合测试场景,测试时将每个场景按照一定人数比率一起运行,模拟用户使用数年的情况。并监控在测试中,系统各性能指标在这种压力下是否能保持正常数值。事务响应时间是否会出现波动或随测试时间增涨而增加。系统是否会在测试期间内发生如宕机、应用中止等异常情况。

根据上述测试中,各事务条件下出现性能拐点的位置,已确定稳定性测试并发用户人数。仍然根据实际测试服务器(加压机、应用服务器、数据服务器三方性能),估算最终并发用户人数。

场景设计思想:

从稳定性测试场景的设计意义,应分多种情况考虑:

针对同一个场景为例,以下以公文附件上传为例简要分析场景设计思想:

1)场景一:已压力测试环境下性能拐点的并发用户为设计测试场景,目的验证极限压力情况下测试服务器各性能指标。

2)场景二:根据压力测试环境中CPU、内存等指标选取服务器所能承受最大压力的50%来确定并发用户数。

测试方法:采用1)Ramp Up-Load all Vusers simultaneously

2)Duration-Run Indefinitely

3)在Sechedule-勾选Initalize all Vusers before Run

容错性测试:通过模拟一些非正常情况(如:服务器突然断电、网络时断时续、服务器硬盘空间不足等),验证系统在发生这些情况时是否能够有自动处理机制以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或恢复运行措施。如有HA(自动容灾系统),还可以专门针对这些自动保护系统进行另外的测试。验证其能否有效触发保护措施。

问题排除性测试:通过原有案例或经验判断,针对系统中曾经发生问题或怀疑存在隐患的模块进行验证测试。验证这些模块是否还会发生同样的性能问题。如:上传附件模块的内存泄露问题、地址本模块优化、开启Tivoli性能监控对OA系统性能的影响等等。

测评测试是用于获取系统的关键性能指标点,而进行的相关测试。主要是针对预先没有明确的预期测试结果,而是要通过测试获取在特定压力场景下的性能指标(如:事务响应时间、最大并发用户数等)。

评测事务交易时间:为获取某事务在特定压力下的响应时间而进行的测试活动。通过模拟已知客户高峰期的各压力值或预期所能承受的压力值,获取事务在这种压力下的响应时间。

评测事务最大并发用户数:为获取某事务在特定系统环境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并发用户数而进行的测试活动。通过模拟真实环境或直接采用真实环境,评测在这种环境下事务所能承受的最大并发用户数。判定标准阈值需预先定义(如响应时间,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已出现点击率峰值,已出现吞吐量峰值等)。

评测系统最大并发用户数:为获取整个系统所能够承受的最大并发用户数而进行的的测试活动。通过预先分析项目各主要模块的使用比率和频率,定义各事务在综合场景中所占的比率,以比率方式分配各事务并发用户数。模拟真实环境或直接采用真实环境,评测在这种环境下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并发用户数。判定标准阀值预先定义(如响应时间,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已出现点击率峰值,已出现吞吐量峰值等)。取值标准以木桶法则为准(并发数最小的事务为整个系统的并发数)。

评测不同数据库数据量对性能的影响:针对不同数据库数据量的测试,将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数据库中各表的数据量对事务性能的影响。得以预先判断系统长时间运行后,或某些模块客户要求数据量较大时可能存在的隐患。

问题定位测试在通过以上测试或用户实际操作已经发现系统中的性能问题或怀疑已存在性能问题。需通过响应的测试场景重现问题或定义问题。如有可能,可以直接找出引起性能问题所在的代码或模块。

该类测试主要还是通过测试出问题的脚本场景,并可以增加发现和检测的工具,如开启Tivoli性能监控、开启HeapDump输出、Linux资源监控命令等。并在场景运行过程中辅以手工测试。

  • 评论列表:
  •  北槐戏侃
     发布于 2022-07-10 07:39:25  回复该评论
  • 务器突然断电、网络时断时续、服务器硬盘空间不足等),验证系统在发生这些情况时是否能够有自动处理机制以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或恢复运行措施。如有HA(自动容灾系统),还可以专门针对这些自动保护系统进行另外的测试。验证其能否有效触发保护措施。问题排除性测试:通过原有案例或经验判断,针对系统
  •  怎忘述情
     发布于 2022-07-10 07:27:56  回复该评论
  • 环境中CPU、内存等指标选取服务器所能承受最大压力的50%来确定并发用户数。测试方法:采用1)Ramp Up-Load all Vusers simultaneou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