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国顶级黑客,为报南海王伟撞机之仇,将国旗插到了白宫上,他是谁?
- 2、当年,中国最小黑客汪正扬,为不写作业黑掉校园网,如今怎样了?
- 3、现在世界的黑客之神是谁?
- 4、中国年龄最小的黑客:因为不想做作业黑掉校园网,如今19怎么样了?
- 5、世界第一黑客,凯文·米特尼克怎么出名的?
中国顶级黑客,为报南海王伟撞机之仇,将国旗插到了白宫上,他是谁?
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现如今我们的衣食住行已经离不开网络了,但是网络并不是一个绝对安全的地方,网上有很多黑客的存在,寻找网络的漏洞,攻击别人的电脑,进行非法活动,比如说之前的熊猫烧香。
说起黑客,或许很多人都会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好职业,网上关于黑客的报道都是一些负面消息,但是也有很多黑客利用自己的技术主动维护网络治安,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今天我要说的是中国顶级黑客林勇的故事,为报南海王伟撞机之仇,将国旗插到了白宫上。
4.1中美南海撞机事件
2001年1月20日,小布什就任美国总统,他放弃了在克林顿时期建立的中美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反而将中美关系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公开表示对华政策应当强硬一些。在这样的背景和环境之下。
2001年4月1日,美国一架海军EP—三侦察机,在没有经过我国允许的情况下,就对我国南海附近海域的上空进行侦查,被我国海军航空部发现之后,迅速派出两架歼811战斗机进行监视,并且发出了拦截任务,两方的战斗机发生了碰撞摩擦,我国编号81192的飞机坠毁,飞行员王伟跳伞之后失踪,后经过确认,王伟已经牺牲。
我国飞机之所以坠毁,就是因为美国飞机在飞行过程当中违反了飞行的规则,突然向我国飞机转向造成,也就是说,美国飞机有可能是故意撞击,才会导致王伟驾驶的那架飞机坠毁,接着美国又在没有经过我国允许的情况之下,私自降落在了南海岛陵水机场,这简直就是故意破坏我国领土主权的行为。
中美双方对此次事件僵持不下,我国几次要求美国道歉,美国却态度强硬,坚决不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件事情逐渐演变成了一场外交危机,这件事情最终以美国发表了一段含糊其辞的道歉文,画上了一个句号。其实当年美国对我国有诸多打压,王伟飞机坠毁也不过就是其中的一件罢了,事情发生之后,中国人民群情激愤,希望美国能给我国一个说法,对王伟飞行员的牺牲深感惋惜。
黑客林勇
但是大多数的人都是普通老百姓,除了愤怒,也不知道该怎样做,但是匹夫之怒,天下缟素。我泱泱大国13亿的人口,总有那么几个有勇有谋的,其中有一个黑客名字叫做林勇,替中国人出了这口恶气。
林勇是我国非常有名的黑客,他的计算机技术十分高超。他是中国红客联盟的创始人,红客联盟又是一群计算机爱好者,对计算机技术进行交流和探讨的地方,之所以命名为“红客”,就是因为这群人不仅喜欢计算机,而且非常爱国。在红客联盟当中里面最多的成员达到了八万人,也是全球最大的五个黑客组织之一。红客联盟取得过很多傲人的成绩。
作为中国人,林勇的骨子里面也有一腔热血,1998年,印度尼西亚发生了严重的动乱,身处印度尼西亚的中国人也遭到了迫害,尤其是中国妇女,在印度尼西亚遭遇了巨大的侮辱,红客联盟十分气愤,攻击了印度尼西亚的网络,差点导致印度尼西亚的网络系统瘫痪。
将五星红旗插到白宫之上
这次发生了南海撞机事件,林勇和红客联盟当中的人,无比愤慨,他们自发和美国打起了网络之战,对美国网络进行攻击,经历过漫长的斗争之后,他们黑进了美国白宫的网站,将五星红旗插到了美国白宫,并且还写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这几个字,那一面面五星红旗,就像一根钢针一样,刺进了美国高层的内心。
红客联盟将五星红旗插到美国白宫之上,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信心,尽管在外交手段上我们没有得到一个公平,但是这场网络之战的胜利,让中国人扬眉吐气了一口。尽管他们的做法,我们不能提倡,但是却发自内心的认同,像美国这种破坏我国领土主权的行为,本身就不能有任何纵容。侵犯我国领土在先,撞击我国飞行员在后,并且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拒绝不承认,事发之后态度恶劣,国际公约无法制裁的,自然有民间义士去制裁。让美国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
后来的林勇
发生南海撞机事件之后,中国红客联盟的影响力在我国达到了最大,很多人都下定决心开始研究黑客技术,希望能够成为红客联盟的一分子,但是在2004年,林勇却突然解散了红客联盟,让很多人都觉得十分费解。不过据我推测,可能是因为加入红客组织的人越来越多,里面的人参差不齐,不是所有的黑客都是像林勇一样做好事的,难以管理之后,不如破而后立。
虽然红客联盟被解散了,但是熊熊燃烧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都没有熄灭,红客联盟也在解散之后不久,再次重组成为另一个黑客组织,他们用高超的技术再次守卫着国家和网络的安全,并且他们做出了承诺,以后绝对不会走商业化的道路,红客联盟将一直是一个爱国的黑客组织。而林勇本人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黑客,他在2009年的时候拿到了信息安全社会影响力奖。相信未来在黑客技术这一方面,他一定能够取得更加杰出的成就。
林勇和红客联盟,在我心里就像古代惩奸除恶的大侠一样,有人说侠以武犯禁,然而法用于正既正,法用于邪既邪,他们用自己掌握的高超技术,守卫着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替中国人民出了一口恶气,像他们这样的人,代表了我中华民族的气节与脊梁,不管哪个时代,国家都需要英雄作为榜样,而林勇就像为国为民挺身而出的英雄一样,将爱国主义情怀,贯彻到了自己的职业使命当中。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当年,中国最小黑客汪正扬,为不写作业黑掉校园网,如今怎样了?
黑客,指的是那些熟悉计算机和编程的人,他们能够找到网络上的各种漏洞,计算机技术十分厉害。2005年的时候,一个名叫吴翰清的知名黑客到阿里巴巴面试,当时他只有21岁,所以面试官不太相信他的能力,于是让他展示一下自己的技术,结果这个21岁的年轻人,仅仅用了3分钟,就黑掉了阿里巴巴的内网。
这件事情惊动了马云,直言吴翰清就是他要找的人才。截至2015年,吴翰清帮阿里巴巴挡过一次互联网史上最大的黑客攻击,总预防次数达1亿以上,马云对外夸赞他说,有他在,自己才能安心。而我们今天的主人公也是一名黑客,而且是中国年龄最小的黑客。
这名小黑客名叫汪正扬,出生于2001年。汪正扬从小就对电子产品很感兴趣,甚至达到了痴迷的程度,8岁的时候就电脑不离手,时时刻刻都沉迷其中。但是那时候他只是用电脑玩游戏,比如风靡一时的“偷菜”之类的,没过半年,汪正扬就厌倦了这个游戏。
汪正扬的父母看着自己儿子沉迷电脑,怎么劝都不出去玩,于是灵机一动,夫妻俩就给汪正扬买了一些电脑编程方面的书,想让他学一些电脑的基础知识。谁知汪正扬天赋很高,自己学起了编程,为了验证书中的知识是否正确,汪正扬特意跑到网吧的电脑上去敲代码。
他的父母觉得这始终不是长久之计,再怎么说,网吧也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于是一咬牙,就给儿子买了一台先进的电脑。汪正扬得到电脑之后天天钻研,2011年,他把吃冰棍的钱攒了下来,一共有400多块,用这笔钱买了一个现成的网站主机,还在上面写了几个小程序,放在电脑上自娱自乐。
那时候,他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回家玩电脑。有一天,他本想早点回家写另一个小程序,但是那天学校布置的作业太多了,写完作业要花去很长的时间,于是汪正扬“灵机一动”,直接黑掉了学校的网站,一时间全校同学的成绩和一些资料全部丢失了。
这件事很快被校方查了出来,领导还把汪正扬叫过去教育了一番,但同时,大家都对这个孩子的黑客技术感到非常惊讶,因为怕他“长歪”,长辈们还苦口婆心的教育他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2013年,12岁的汪正扬已经能够独立做一个新的网站了,有一次他在网络上发现一个漏洞,只需要付1元钱就能买到价值2500元的商品,最后,汪正扬谨遵长辈们的教导,把这个系统漏洞告诉了商家。
2014年,汪正扬小升初,考到了清华附中就读初一;同年四月,他还向360公司提交了360的系统漏洞,那些漏洞的存在很可能会危及上百家教育网站的安全;同年9月,汪正扬出席了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13岁的他成为全场年龄最小的黑客,可谓是少年天才。
而汪正扬的梦想是做一名白帽子黑客,所谓白帽子,就是及时发现互联网系统中的漏洞,并赶在黑客利用它做坏事之前将其公之于众,并且修复。在被问及以后的梦想时,汪正扬回答道:“我希望自己能够好好学习,考一个好大学,继续学习计算机专业。”
现如今,汪正扬正在一边学习,一边帮助公安局检查系统漏洞,相信这位既有天赋梦想又肯为之努力的中国最小黑客,未来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现在世界的黑客之神是谁?
巡游五角大楼,登录克里姆林宫,进出全球所有计算机系统,摧垮全球金融秩序和重建新的世界格局,谁也阻挡不了我们的进攻,我们才是世界的主宰。
——凯文•米特尼克
60年代加拿大传播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经预言,电子媒介可以把地球变成一个村落,他不无乐观地指出:“信息的即索即得能创造出更深层次的民主,未来的全球村舒适而开放。”然而,这个村落既没有‘乡规民俗”,更缺少道德法律。而那些电脑领域的天才型人物也就堂是地高挂“黑客”招牌,在比特世界神出鬼没为所欲为。在因特网上,他们有点像古龙笔下的陆小凤游戏江湖、风流倜傥也有点像金庸笔下的“老顽童”,爱搞点恶作剧逗你玩;没钱的时候,也会学着孔乙己一样,盗点信息换酒喝,并嚷着“读书人窃不算份”;有时也会扮演一个玩世不恭、英雄救美的罗宾汉,制造一点点神幻的浪漫。
这些曾经年轻和仍然年轻的介乎鬼才与天才之间的黑客精英以其传奇色彩的网上经历为人赞叹不已的同时,也深深地陷入了难以自拔的误区,他们在网络游荡过程中,稍不留神就范下了弥天大祸。但正因他们的存在,才使得原来森严冰冷的赛柏空间(Cyberspace)充满了戏谈之情,多了调侃之意。
“头号电脑黑客”湘文•米特尼克(KevinMitnick)传奇
在所有的黑客中,凯文•米特尼克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好莱坞甚至将他搬上了银幕。在他15岁的时候,仅凭一台电脑和一部调制解调器就闯入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部的计算机系统主机。美国联邦调查局将他列为头号通缉犯,并为他伤透了脑筋。可以说,米特尼克是真正的少年黑客第一户。
凯文•米特尼克于1964年出生在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米特尼克只有3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就离异了。他跟着母亲生活,很快就学会了自立,但父母的离异在米特尼克幼小的心灵深处造成了很大的创伤,使他性格内向、沉默寡言。
米特尼克的母亲没有多少文化,对儿童的教育缺乏经验,但这丝毫没有妨碍米特尼克超人智力的发育。事实上,在很小的时候,米特尼克就显示了他在日后成为美国头号电脑杀手应具备的天才。
米特尼克小时候喜欢玩“滑铁卢的拿破仑”游戏。这是当时很流行的游戏,根据很多专家的尝试,最快需要78步能使拿破仑杀出重围到达目的地——巴黎。令人吃惊的是,米特尼克很快便带领拿破仑冲出了包围圈。两天以后,米特尼克只花83步就让拿破仑逃过了滑铁卢的灭顶之灾。而一周后,米特尼克就达到了与专家一致的水平——78步。随后,米特尼克便将拿破仑扔进了储物箱里,并淡淡地对母亲说:“已经不能再快了。”当时米特尼克年仅4岁。
20世纪70年代,13岁的米特尼克还在上小学时,就喜欢上了业余无线电活动,在与世界各地无线电爱好者联络的时候,他第一次领略到了跨越空间的乐趣。当米特尼克刚刚接触到电脑时,就已经明白他这一生将与电脑密不可分了。电脑语言‘刀,1”所蕴涵的数理逻辑知识与他的思维方式天生合拍,他编写的程序简洁、实用,所表现的美感令电脑教员为之倾倒。在电脑世界里,网络空间最让米特尼克着迷。在网络空间,米特尼克暂时摆脱了他所厌恶的现实生活,发泄着他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当时,美国已经开始建立一些社区电脑网络。米特尼克所在的社区网络中,家庭电脑不仅和企业、大学相通,而且和政府部门相连。当然,这些“电脑领地”之门常常都有密码封锁。这时,一个异乎寻常的大胆计划在米特尼克头脑中形成了。他通过打工赚了一笔钱后,就买了一台性能不错的电脑。此后,他以远远超出其年龄的耐心和毅力,试图破译美国高级军事密码。不久,年仅15岁的米特尼克闯入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的计算机主机内,他和另外一些朋友翻遍了美国指向前苏联及其盟国的所有核弹头的数据资料,然后又悄无声息地溜了出来。这确实是黑客历史上一次经典之作。1983年好莱坞曾以此为蓝本,拍摄了电影《战争游戏》,演绎了一个同样的故事(在电影中一个少年黑客几乎引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在破解密码的过程中,米特尼克一开始就碰到了极为棘手的问题,毕竟事关整个北美的战略安全,这套系统的密码设置非常复杂,米特尼克最初设计的跟踪解码程序很快就败下阵来。但是米特尼克喜欢挑战,他经过努力在两个月时间升级他的跟踪解码程序后,终于找到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部的“后门”。这正是整套系统的薄弱环节,也是软件的设计者留下来以方便自己进入系统的地方。这样,米特尼克就顺顺当当,“大摇大摆”地进入了这个系统。
他向朋友们吹嘘:“我知道美国所有指向天空,指向俄国及其盟友的核导弹的名称、数量和位置!”同伴们不相信,他就打开电脑,让他们开开眼界。小伙伴们终于相信米特尼克说的是真的,一个个都目瞪口呆,对他当然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对此,米特尼克心理上非常满足。同伴们将他们的特大发现告诉大人,当时没有人相信这些孩子说的是真话。
这件事对美国军方来说已成为一大丑闻,五角大楼对此一直保持沉默。事后,美国著名的军事情报专家克赖顿曾说:“如果当时米特尼克将这些情报卖给克格勒,那么他至少可以得到50万美元的酬金。而美国则需花费数十亿美元来重新部署。”
闯入“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之后,米特尼克信心大增。不久,他又破译了美国著名的“太平洋电话公司”在南加利福尼亚州通讯网络的“改户密码”。他开始随意更改这家公司的电脑用户,特别是知名人士的电话号码和通讯地址。一时间,这些用户被折腾得哭笑不得,太平洋公司也不得不连连道歉。公司一开始以为是电脑出了故障,经反复检测,发现电脑软硬件均完好无损,才意识到是有人破译了密码,故意捣乱。当时他们推一的措施是修改密码,可这在米特尼克面前实在是雕虫小技。
幸好,这时的米特尼克已经对太平洋公司没有什么兴趣了。他对联邦调查局的电脑网络产生了浓厚兴趣。一天,米特尼克发现特工们正在调查一名“电脑黑客”,便饶有兴趣地偷阅起调查资料来。看着看着,他大吃一惊:被调查者竟然是他自己!米特尼克立即施展浑身解数,破译了联邦调查局的“中央电脑系统”的密码,开始每天认认真真地查阅“案情进展情况的报告”。不久,米特尼克就对他们不屑一顾起来,他嘲笑这些特工人员漫无边际的搜索,并恶作剧式地将几个负责调查的特工的档案调出,将他们全都涂改成了十足的罪犯。
凭借最新式的“电脑网络信息跟踪机”,特工人员还是将米特尼克捕获了。当人们得知这名弄得联邦特工狼狈不堪的黑客竟是一名不满16岁的孩子时,无不惊愕万分。惊叹于米特尼克不寻常的天才,许多善良的、并不了解真相的人们纷纷要求法院对他从轻发落。也许是由于网络犯罪还很新鲜,法律上鲜有先例,法院顺从了“民意”,仅仅将米特尼克关进了“少年犯管教所”。于是米特尼克成了世界上第一名“电脑网络少年犯”
很快,米特尼克就被假释了。不过,他并未改邪归正。“重新做人”。电脑网络对他的诱惑太大了。这次他把目光投向了一些信誉不错的大公司。在很短的时间里,他连续进入了美国5家大公司的网络,不断发出让人愤怒的错误账单,把一些重要合同涂改得面目全非。他甚至决定向全美工业机密电脑中枢——全美数据装配系统发动进攻。
1988年他再次被执法当局逮捕,这次的原因是,DEC指控他从公司网络上窃取了价值100万美元的软件并造成了400万美元损失。这次,他甚至未被允许保释。心有余悸的警察当局认为,他只要拥有键盘就会对社区构成威胁。米特尼克被判处一年徒刑。出狱后,他试图找一份安定的工作。然而,联邦政府认为他是对社会的一个威胁,像被证明的强奸犯一样,他受到严密监视。每一个对他的电脑技艺感兴趣的雇主,最后都因他的监护官的警告而拒绝了他的申请。这也许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它甚至在一定意义上剥夺了米特尼克弃恶从善的可能。
1993年,心里极不踏实的联邦调查局甚至收买了一个黑客同伙,诱使米特尼克重操故技,以便再次把他抓进监狱。而在这方面,米特尼克从来就不需要太多诱惑,他轻易就上钩,非法侵入了一家电话网。但头号黑客毕竟不凡,他打入了联邦调查局的内部网,发现了他们设下的圈套,然后在逮捕令发出之前就跑了。联邦调查局立即在全国范围对米特尼克进行通缉。其后两年中,联邦调查局不仅未能发现米特尼克的踪影,而且,有关的报道更使这一案件具有了侦探小说的意味:米特尼克在逃跑过程中,设法控制了加州的一个电话系统,这样他就可以窃听追踪他的警探的行踪。
1994年圣诞节,米特尼克向圣迭戈超级计算机中心发动了一次攻击,《纽约时报》称这一行动“将整个互联网置于一种危险的境地”。这一攻击的对象中还包括一个因为米特尼克而成名的人物,即后来人称“美国最出色的电脑安全专家之一”,在该中心工作的日籍计算机专家下村勉。米特尼克从自己手中盗取数据和文件令下村勉极为震怒,他下决心帮助联邦调查局把米特尼克缉拿归案。圣诞节后,他费尽周折,马不停蹄,终于在1995年情人节之际发现了米特尼克的行踪,并通知联邦调查局将其逮捕。我们可以稍微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米特尼克成功地入侵了美国摩托罗拉、美国的NOVELL、芬兰的诺基亚、美国的SUNMICROSYSTEMS等高科技公司的计算机,盗走了各式程序和数据。根据这些公司的报案资料,FBI推算的实际损害总额达至4亿美元。宣称“不是为了金钱”的米特尼克在成功入侵上述公司的数据库之后,又向当时被称之为计算机开拓者、全美电脑第一专家下村勉挑战以一试高低。他在向下村发出事前警告之后,入侵了下村家里的计算机,盗窃出对付“黑客”的软件,并留言声称:“还是我高明。”
当时,下村正在距离米特尼克1000多公里外的一个滑雪地度假。忽然,他随身携带的警报器响了起来。下树立即就明白:有人闯入他的“电脑住宅”。按照美国的有关法律,这是一名违法犯罪的“电脑窃贼”或者“电脑流氓”。主人有权对这种不速之客进行跟踪、追赶,直至抓获后、交给警察部门。个性倔犟的下村当即决定,非要查个水落石出不可!
在追捕过程中,下村仔细分析了对手留下的痕迹,认定对方是一名作案者手。下村决定使用一种特殊的操作方式,使自己的跟踪“电子隐形化”。
可是,狡猾的米特尼克还是很快就发现有人在追捕自己。狂妄自大的他竟然用电子邮件给下村留下了这样一句话:“老子的技术天下第一,你想抓我,简直是白日做梦,痴心妄想!”下村被激怒了,他决心比一比谁更高明。果然,下村不久就准确地捕获了米特尼克无线电话发出的指令。此后,他换而不舍,顽强追捕这个飘忽不定、时隐时现、变幻莫测的波长。
自然,米特尼克也并非“等闲之辈”。他设置了重重障碍、种种陷阱。可是,经验丰富的下村都将它们—一铲除或绕过。
后来,下村终于找到了那个波长的真正的源头:北卡罗来纳州罗利市的电话交换中心。下村带领联邦调查局特工人员赶到罗利市后,小心翼翼地搜寻。“包围圈”渐渐缩小了。最后,已经缩小到一片布满低级公寓的街区。“罪犯肯定就在这里!”下树兴奋地说。于是,他们开始了24小时不间断监视。最后,他终于确定了这名老练对手的住所。特工人员联络当地警察局,很快就确认寓所的主人是“犯有前科”的米特尼克。
这回特工人员没有马上闯进米特尼克家的门。而是先在周围设伏,等米特尼克出门上班后,再进入他家。下村在米特尼克的电脑上取得了全部确凿的作案证据。此后,他们静静地恭候米特尼克。米特尼克回家开门后,一时间惊得张口结舌、目瞪口呆。联想丰富的他很快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他悲哀地说:“我知道,这回我真的完了。”这名美国超级电脑黑客终于落网了。
后来下村和MARKOFF记者合著出版了题为“TAKEDO-WN:THEPURSUITANDCAPTUREOFAMERICASMOST.WANTEDCOMPUTEROUTLAW”一书,并被计划搬上银幕。米特尼克对下村的技术极为佩服,并表示“到底还是输了”,但是米特尼克坚持否认FBI提出的4亿美元的损害上诉,认为绝不可能有如此之多的损失。1995年2月,米特尼克终于被送上了法庭。在法庭上,带着手铐的米特尼克向第一次见面并出庭作证的下村勉,由衷地说:“你好啊下村,我钦佩你的技术。”
这位著名的网络黑客终于被判刑,他将在铁窗中度过相当的一段时间。令人玩味的是,心有余悸的三位美国联邦法官一致否决了米特尼克的假释要求,按法官的话说:“如果让米特尼克假释出狱,无异于放虎归山,整个美国,甚至整个世界都要乱了。”
1997年12月8日,被囚禁的米特尼克的网上支持者,要求美国政府释放米特尼克。否则,他们将启动已经通过网络植入环球许多电脑中的病毒。因特网因米特尼克重又陷入新的恐慌之中。
在目前全球最著名的网际浏览器YAHOO!网页上,这批自称PANTS、HAGIS的身份不明的网络黑客留下了一则勒索便条。这张便条声称,他们在网际测览器YAHOO!上放置了逻辑炸弹,过去一个月里凡是创览过YAHOO或使用过YAHOO!的电脑,均被置入了病毒。这种病毒的逻辑炸弹将于1998年圣诞节启动,在全球电脑网络中四处肆虐。他们宣称,一旦米特尼克获释,他们将提供病毒的破解法。
这件事足以证明米特尼克在黑客中的地位。
在狱中,米特尼克自己改造了一台不知从哪儿弄到手的AFFM收音机,并试着联网。为此,米特尼克被从普通牢房转到了另一栋隔离牢房,实行24小时关押。
2000年1月21日凯文•米特尼克获释,他的出狱又一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米特尼克被捕时身体较胖,但从出狱时的电视报导来看,由于长期的狱中生活让他身体比以前略瘦,但显得更加精神。
一走出监狱大门,米特尼克就立即召开了记者招待会,极力谴责了在1995年全面报导该事件的《纽约时报》的约翰•马克夫记者。他非常不满地说:“《纽约时报》的报道片面地夸大了他的犯罪事实。自己没有损害公司的意思,也没有给公司带来实际损失,自己的所作所为仅仅是进入了公司的数据库。”
关于这一点,米特尼克的确情有可原。因为公司一般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都会极端夸大金额损失。
例如,米特尼克所盗窃的源程序(SOURCECODE)当时美国SUN公司申报的价格为8000万美元。可是最近发现SUN在事后,以100万美元的价格将源程序出售给软件开发商。另外,虽然和本案没有直接的关系,美国电话公司BELDeOUTH也在1990年,以报警程序被“黑客”盗窃为由,申报了5万7000美元的损失。可是,相同的程序竟以13美元的价格被公开销售。
这些事情曝光后,米特尼克的刑期被减免了一些,出狱的日期也比预期的要早。虽然FBI 还没有修改损害的金额,但对米特尼克的罚金大为减少。当初司法局要求处罚150万美元,而联邦地方法院只判决米特尼克交付4100美元。这个罚款,即使不能够使用计算机工作也能够还得起。
米特尼克出狱后表示自己准备先上大学重新学习计算机。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来,米特尼克的这一愿望还远远无法实现。”因为在今后的3年的监外观察期间,他将被禁止使用计算机,甚至包括手机和调制解调器,当然更禁止使用互联网。如果要和友人叙旧或是与其他黑客进行技术交流,只能依赖以往的书信方式来交流。这对于米特尼克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痛苦。从高中时代开始,米特尼克就沉醉于“黑客”行为而不能自拔,过着被追捕和逃亡的地下生活,除了计算机外其他事情几乎一无所知。而在现代社会中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理所当然的是要大量地使用计算机的。不允许使用计算机,就如同缚住了米特尼克的手和脚,米特尼克注定会在精神痛苦中煎熬。
黑客行为就像吸毒一样,一旦染上就难以戒除。对于像米特尼克这样一个在因特网上来去自由的黑客高手来说更是如此。米特尼克的律师曾在法庭上为他的当事人申诉道:“他的行为就像是毒品中毒。靠当事人的理解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正因如此,人们对出狱后的米特尼克将何去何从备加关注。
米特尼克还依然年轻,米特尼克的故事还远远没有完.
参考资料:
中国年龄最小的黑客:因为不想做作业黑掉校园网,如今19怎么样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现在已进入科技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走进我们的生活,比如所电脑、智能手机等等,这些人工智能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还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很多工作,达到了生活上的便利。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变成了一把双刃剑,可以让人们很快的浏览到世界各地的风景,但是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也会让我们的很多信息泄漏出去。智能手机只是其次,电脑就不一样了,电脑最怕的就是黑客的侵入。现在很多公司都是用电脑工作的,电脑里有着很多重要的文件,假如被黑客入侵,那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黑客,还有一些是专门成立的。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中国年龄最小的黑客,他只因为不想写作业,就自己黑掉了学校的互联网。过去很多年了,19岁的他现在怎么样了呢?一起来看看吧。
这个年龄最小的“黑客”叫做汪正扬,是个00后,2001年出生的。在汪正扬读二年级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到当时很火的游戏,QQ农场的“偷菜”游戏。汪正扬玩这个游戏半年后,觉得越来越无聊,没有意思,就在网上查找资料,自己试着编写程序。
父母怕他会沉迷网络不爱学习,后来才发现儿子是喜欢计算机,想研究计算机,便给他买了很多相关的书籍,希望他可以好好钻研。但父母发现汪正扬黑掉了学校的互联网,只是因为不想写作业,父母便教育他,这样做是违法的不可取的,每个学生都要做作业,并不是因为你黑掉了学校互联网就永远都不用写作业了。
苦心钻研的汪正扬,才10岁就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网站,还买了网络主机,编写了独一无二的程序。后来的汪正扬建立了很多新的网站,还把一个有漏洞的昂贵商品改成了价值1元的商品,并在事后告知店主,哪里哪里有漏洞。汪正扬是很善良的,他喜欢在网上找漏洞,然后把漏洞暴露出来,再告诉网站,以便网站能及时修改漏洞,小小年纪的汪正扬技术已经很厉害了。
2014年汪正扬加入了360公司漏洞报告员的队伍,还在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上发表演讲,同年,找出了360的一个漏洞。汪正扬不喜欢人们叫他黑客,因为他觉得自己与其他黑客不一样,他是来保护互联网运行安全的,他希望人们可以喊他为“白帽子”,而不是“黑客”。
如今19岁的汪正扬还在国外留学,在此期间他也会履行“白帽子”应尽的义务,将来他也打算为祖国做更大的贡献。当然了,汪正扬父母的教育也是很好的,在父母的教导下,汪正扬才没有变成黑客。
世界第一黑客,凯文·米特尼克怎么出名的?
在全球的黑客名单中,凯文·米特尼克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好莱 坞甚至把他搬上了银幕。在他15岁的时候,仅凭一台电脑和一部调制解 调器就闯入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部的计算机系统主机。美国联邦调查局 将他列为头号通缉犯,并为他伤透了脑筋。可以说,米特尼克是真正的 少年黑客第一户。 凯文·米特尼克于1964年出生在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只有3岁的时候 ,他的父母就离异了。他跟着母亲生活,很快就学会了自立,但父母的 离异在米特尼克幼小的心灵深处造成了很大的创伤,使他性格内向、沉 默寡言。 米特尼克的母亲没有多少文化,对儿童的教育缺乏经验,但这丝毫 没有妨碍米特尼克超人智力的发育。在很小的时候,米特尼克就显示了 他在日后成为美国头号电脑杀手应具备的天赋。 米特尼克小时候喜欢玩“滑铁卢的拿破仑”。这是当时很流行的游 戏,根据很多专家的尝试,最快需要78步能使拿破仑杀出重围到达目的 地——巴黎。令人吃惊的是,米特尼克很快便带领拿破仑冲出了包围圈 。两天以后,米特尼克只花83步就让拿破仑逃过了滑铁卢的灭顶之灾。 而一周后,米特尼克就达到了与专家一致的水平——78步。随后,米特 尼克便将“拿破仑”扔进了储物箱里,并淡淡地对母亲说:“已经不能 再快了。”当时米特尼克年仅4岁。 20世纪70年代,13岁的米特尼克还在上小学时,就喜欢上了业余无 线电活动,在与世界各地无线电爱好者联络的时候,他第一次领略到了 跨越空间的乐趣。电脑语言‘0,1”所蕴涵的数理逻辑知识与他的思维 方式天生合拍,他编写的程序简洁、实用,所表现的美感令电脑教员为 之倾倒。在网络空间,米特尼克暂时摆脱了他所厌恶的现实生活,发泄 着他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当时,美国已经开始建立一些社区电脑网络。米特尼克所在的社区 网络中,家庭电脑不仅和企业、大学相通,而且和政府部门相连。当然 ,这些“电脑领地”之门常常都有密码封锁。这时,一个异乎寻常的大 胆计划在米特尼克头脑中形成了。他通过打工赚了一笔钱后,就买了一 台性能不错的电脑。此后,他以远远超出其年龄的耐心和毅力,试图破 译美国高级军事密码。不久,年仅15岁的米特尼克闯入了“北美空中防 务指挥系统”的计算机主机内,他和另外一些朋友翻遍了美国指向前苏 联及其盟国的所有核弹头的数据资料,然后又悄无声息地溜了出来。这 确实是黑客历史上一次经典之作。1983年,好莱坞曾以此为蓝本,拍摄 了电影《战争游戏》,演绎了一个同样的故事(在电影中一个少年黑客 几乎引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这件事对美国军方来说已成为一大丑闻,五角大楼对此一直保持沉 默。事后,美国著名的军事情报专家克赖顿曾说:“如果当时米特尼克 将这些情报卖给克格勒,那么他至少可以得到50万美元的酬金,而美国 则需花费数十亿美元来重新部署。” 闯入“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之后,米特尼克信心大增。不久, 他又破译了美国著名的“太平洋电话公司”在南加利福尼亚州通讯网络 的“改户密码”。他开始随意更改这家公司的电脑用户,特别是知名人 士的电话号码和通讯地址。一时间,这些用户被折腾得哭笑不得,太平 洋公司也不得不连连道歉。公司一开始以为是电脑出了故障,经反复检 测,发现电脑软硬件均完好无损,才意识到是有人破译了密码,故意捣 乱。当时他们唯一的措施是修改密码,可这在米特尼克面前实在是雕虫 小技。 幸好,这时的米特尼克已经对太平洋公司没有什么兴趣了。他对联 邦调查局的电脑网络产生了浓厚兴趣。一天,米特尼克发现特工们正在 调查一名“电脑黑客”,便饶有兴趣地偷阅起调查资料来。看着看着,
他大吃一惊:被调查者竟然是他自己!米特尼克立即施展浑身解数,破 译了联邦调查局的“中央电脑系统”的密码,开始每天认认真真地查阅 “案情进展情况的报告”。不久,米特尼克就对他们不屑一顾起来,他 嘲笑这些特工人员漫无边际地搜索,并恶作剧式地将几个负责调查的特 工的档案调出,将他们全都涂改成十足的罪犯。 凭借最新式的“电脑网络信息跟踪机”,特工人员还是将米特尼克 捕获了。当人们得知这名弄得联邦特工狼狈不堪的黑客竟是一名不满16 岁的孩子时,无不惊愕万分。许多善良的、并不了解真相的人们纷纷要 求法院对他从轻发落。也许是由于网络犯罪还很新鲜,法律上鲜有先例 ,法院顺从了“民意”,仅仅将米特尼克关进了“少年犯管教所”。于 是米特尼克成了世界上第一名“电脑网络少年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