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阅读叫做《避免汗手的十大方法》的一本书”,苹果最新iPhone视频中的一个男人在厕所隔间里如此喊道。这个广告是关于iOS14系统的一个新功能,即阻截追踪cookies:一小段代码会在互联网上追踪你的浏览记录,从而推荐广告。
在这个广告中,人们大声喊出私密信息,以此来强调追踪cookies的幕后作用,而我们坦然接受的态度是非常可笑的。
苹果的广告追踪警报。| 来源:苹果
随着iOS14系统发布,iPhone将会询问用户是否愿意被追踪。如果您不愿意的话,苹果将阻截追踪器。这对于隐私提倡者来说是很好的,但对于依赖广告盈利来运行的公司而言却是坏事。谷歌和Facebook表示人们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会喜欢相关广告,所以大部分人将毫不犹豫拒绝追踪。
这对于Facebook来说尤其糟糕。Facebook的首席财务官David Wehner于上月对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表示,“我们仍在尝试理解这些改变将会怎样发展,又会如何影响我们”。
在一次财务电话会议中,Facebook进一步表示这会损害其收益。在一份致开发人员的声明中,Facebook甚至表明这一变动可能会使一些服务“在iOS14系统上效率极低,甚至根本没必要提供”。The Information的一份报告详细说明了Facebook等公司所受的影响。“苹果的行动太过火,严重破坏了一个充满活力的软件生态系统”,一家广告公司的CEO告诉The Information。
追踪器无处不在。甚至The Information发布的隐私相关内容的文章也请求笔者给出自己的邮箱地址,并将信息传至27家第三方服务(包括Facebook、谷歌、Twitter、Quara、Stripe等公司)。
在笔者切换不同网站时,发现自己会无数次点击“同意”:这些是您的通用数据保护法规(GDPR)选项、这个需要您的同意、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关闭隐私浏览模式、允许我们为您量身定制相关广告;点击这个按钮,允许我们收集您的数据,然后您可以继续浏览网页。
我们关心您的隐私
这样的字眼不停地出现:您的隐私对我们很重要、您的信息您的选择、您来负责。
听上去都不错,但是这些规定的措辞十分空洞。这些信息被专门设计成可忽略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cookies和隐私法意味着,被追踪时需要关掉更多的信息框。
例如,Facebook的隐私页面在登陆之后才可见。你实际上无法在私下阅读隐私相关信息。当笔者深入研究Twitter的广告兴趣时,可选选项有“选择退出针对用户兴趣的广告”。但当选择了该选项后,Twitter会告知这一设定改动“无法将您从广告商受众群体中移除”。
而后,笔者浏览了Twitter认为感兴趣的主题列表(并根据该列表推送广告),注意到其一是“广告”。在instagram,笔者的兴趣之一是“隐私”,笔者不由得好奇是否有许多业务需要将广告针对推送给严肃对待在线隐私的用户。
侵犯隐私在理论上是不好的,但该现象在实际中被忽略
纽约时报使用辩解的口吻:“就如同其他的媒体公司一样,《泰晤士报》对其浏览者收集数据。”这一论点就像一个任性的孩子要求父母回应:“如果其他所有媒体公司都跳崖了,你会跳吗?”该言论甚至出现在关于网站追踪器的故事中。但用户在阅读广告追踪器时,《泰晤士报》将其数据发送至Comescore、谷歌广告、IterateHQ。
品牌拦截器正试图清除其Twitter主页上所有广告
我已经拦截了Twitter上逾千个品牌,但我不能彻底阻止他们。
冠状病毒大流行的一大赢家就是Zoom——一家开发易于使用的视频会议工具,其安全和隐私方面却十分不负责任(自从这一问题被揭露后,Zoom逐渐完善其软件)。Zoom的成功部分原因在于人们对其功能的需求之大足以忽略这一问题。我们在意我们的隐私,但这比不上想要见到他人的迫切。
随着Zoom的使用量大幅上涨,笔者注意到在社交媒体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烦扰态度,这一情绪并非对于Zoom,而是针对那些强调Zoom隐私问题的人们。笔者认为,这是对于隐私的反对。一个已然分裂的世界中的又一分裂。
一类极端情况是电子前沿基金会(EFF)、约翰·佩里·巴洛(John Perry Barlow)和科里·多克托罗(CoryDoctorow)等互联网思想家:撰写有关隐私和数字自由的文章且十分在意隐私。有的网民拒绝使用谷歌或微软的服务,有的不使用Facebook,也有的仔细阅读使用软件的许可证说明。这是一种关于隐私的生活方式选择。
处于中立是我们大部分人:想要阅读文章或使用网站发现不得不点击一系列cookie警告和注意选项的“我接受”选项,而这不是因为我们真的接受了,而是因为我们对其的排斥不足以让我们放弃使用这些服务。
尽管我们对跟踪器感到不满,但我们仍然想阅读《泰晤士报》上有关所有追踪方式的文章。而且,从为自己行为辩护的角度来说,我们正在接受的事物并不完全清晰。正如博主约翰·格鲁伯(John Gruber)指出的广告追踪器的兴起,“我们所处的社会已经隐隐接受了它,因为我们从未真正注意到它。”
“人们呼吁自己的隐私权仅仅为了利益”
但另一极端处境是,如今人们对整个争论主题感到困扰,越来越多人对隐私话题感到疲惫。也许有些人感到受阻或是被谴责,批判点在于:我们的饮食糟糕、损害环境、食用过多红肉,而现在我们不够在意自己的隐私。
笔者看到文章下的类似评论:“别发牢骚了”和“如果你不愿意那就别用”。这和特朗普的言论仅是一步之遥,他驳斥不喜欢的事物为“假新闻”。也许这些都是侵犯隐私的公司雇佣的机器人水军。但是,当笔者查看那些对于被演讲隐私感到精疲力竭的账户时,他们有正常的用户名而非数字,并且是在几年前注册的。笔者对此深感同情。仅仅因为根据设计而使用网络就被指责,这是不公平的。
此外,将隐私权问题映射到现实世界的后果是很困难的。侵犯隐私权在理论上是不好的,但在实践中是可忽略的,尤其当替换选择是不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我们已经忽略了数据滥用的问题——在购买新灯泡后,所有的广告都变成了灯泡。
不仅仅是短期情况,而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我们对可接受的东西的意识被逐渐侵蚀。Sarah Igo在《The Average American》一书中指出,明信片的出现使陌生人可以阅读中转的邮件,而在此之前,这是私人的。起初,人们感到震惊,但现在,偶然获得明信片变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这只是我们的期望被微妙改变的许多方式之一,甚至那些提倡隐私的人都已经习惯了对我们隐私的侵犯。
刑侦剧中的‘放大拉近’技术终于出现了,而其监视含义令人恐惧
这些不断的变化使我们忘记了隐私的重要性,并忽略了它正在被侵犯。虽然说起来感觉很奇怪,但隐私正在成为一个政治话题,陷入了我们所经历的巨大文化分裂中:堕胎权、“黑人的生命也是生命”运动(BLM)、“社会正义战士”、“政治正确性”,而现在的互联网隐私也处于其中。
隐私在日渐激烈的中美贸易战中一度成为有用的工具。路易·梅南德(Louis Menand)在《纽约客》中指出:“隐私只是社会交战中的一种武器。人们在考虑自身利益时才呼吁隐私权。”
隐私与其他主题的共同点也许是,它要求我们考虑自己对更广大环境的影响,考虑我们的行为会如何导致被无意地责骂,并因此调整我们的行为。
隐私保护
而后是苹果公司,自定位为隐私和安全公司。去年,它禁止了针对儿童的应用程序中的第三方跟踪,在MacOS中添加了智能反跟踪功能以自动删除跟踪器,并新增了“Apple登录”,创建匿名电子邮件地址以限制跟踪。
苹果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不断涌向库比蒂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城市)的大量资金中仅有很少一部分来自广告销售。从理论上讲,它的举动可以改善其产品,但笔者不禁感觉该举动是对其半竞争者收入流的打击。
但是,即使他们是最富有的公司,也感受到了广告行业的压力。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苹果公司已经推迟了反追踪器的使用,“以给开发人员必要的时间来进行必要的更改。因此,使用追踪许可的要求将于明年年初生效。”
苹果可能没有做好准备应对Facebook等公司争取开发人员支持的尝试。但也可能是苹果发现它需要给开发人员更多的时间,以保护其App Store生态系统(由遍布广告的软件构成)。在现代世界中,一切都捆绑在一起,巨大的递归循环中所有服务相互依赖。
所有背后的现实是广告即为我们达成的交易。不论支付多少费用也无法避免被Twitter,谷歌和Facebook跟踪。如果要使用这些服务,则必须移交数据。
当然,许多巧妙的方法都可以应对追踪器:广告拦截器、代理以及特定的浏览器。笔者选择的武器是uBlock Origin,它使用域黑名单来阻止跟踪器、分析和广告(存在许多其他类似产品)。笔者看到拦截的跟踪器统计数字很小。有时,笔者会尝试找到“得分最高”的网站。《赫芬顿邮报》有61个拦截跟踪器,《纽约时报》有20个。
但实际上,广告拦截器仅是该问题的创可贴,不解决实际问题。更糟糕的是,它在帮助用户的时候会伤害他人的利益。如果屏蔽了广告,获得内容的同时无需支付任何费用,这意味着网站需要包含更多的广告,并进行更多的跟踪,以弥补因被屏蔽而蒙受的损失。
零售业大亨约翰·瓦纳梅克(John Wanamaker)有过著名的言论:“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浪费了,但遗憾的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被浪费了”。而跟踪cookie是对此话的反驳,但是现在,如果没有这些分析,广告经济效益就不会累积起来。我们已经给自己挖了一个充满了跟踪器的坑。如果有针对当今时代的广告,他们会销售梯子和攀岩装备。
即使现在法院对隐私的案件越来越重视,也避免不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焦虑和疲惫。我们如今被困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选择只有接受现状或直接放弃。苹果公司拦截追踪器的行动有可能打破这种僵局,至少对于那些足以负担得起苹果高价位豪华硬件的富人而言是如此。
但是还有一个长期的问题:广告拦截器并没有破坏整个行业,因为它们需要花费精力进行设置和安装。但是在默认设置下拦截跟踪器,对受用户喜爱的线上生态系统意味着什么?我们不喜欢跟踪器,但是对其的讨厌是否足以令人放弃使用这么多免费事物?以此看来,让渡出的隐私似乎很难再回收了。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读芯术」,可以通过以下二维码关注。转载本文请联系读芯术公众号。